产业链:光伏支架成本上涨,下游需求提速增长
光伏支架是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而设计的特殊的支架,又可称为太阳能支架。光伏支架是光伏发电站的骨骼,有了光伏支架,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可以根据地形、太阳光照等因素进行灵活的调节,科学合理的光伏支架不仅可以延长光伏发电站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发电效率。
光伏支架的主要原材料是钢材,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用到镀锌材料、铝合金、机械及电子元器件等等。光伏支架属于非标准化产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因此光伏支架企业的生产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及生产、自主研发+委外生产、生产代工三种。
光伏支架可以分为跟踪支架和固定支架两种,跟踪支架灵活度高,可以根据太阳光照角度的变化进行跟踪调节,固定支架性价比相对较高,且抗风能力好,可靠性强。光伏支架的下游应用行业是光伏电站的开发与建设,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指引下,我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需求持续增多,拉动上游光伏支架需求量也随之增多。
2020年我国钢材均价基本稳定在每吨4000元上下,2020年末我国钢材均价开始上涨,到2021年5月中旬,我国钢材均价都上涨至每吨5800元以上,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我国钢材的均价也基本保持在每吨5000元以上。2022年6月开始,我国钢材均价出现下滑,到2022年10月,我国钢材均价降至每吨约4300元左右但仍高于2020年钢材均价。光伏支架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钢材,占到光伏支架原材料成本的一半左右。因此,钢材价格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使得光伏支架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企业毛利率受到影响。
自2015年开始,我国便成为了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直到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始终占据世界首位。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36.34%,其次是美国11.12%。我国国土面积辽阔,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范围广。另外,我国政策始终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加快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018年和2019年,受我国光伏发电补贴政策退坡的影响,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下滑,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30.11GW,较2017年减少了22.95GW。虽然,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补贴政策逐渐退坡,但全球经济低碳化趋势加强,光伏发电是未来的大势所趋,2020年开始,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重回上涨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52.6GW,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了106%。我国分散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上涨趋势明显,且渗透率快速攀升。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中,分散式增长至35.33GW,较2021年全年增长了6.05GW,而集中式却呈下降趋势,2022年前三季度仅17.27GW。集中式光伏发电装置规模化程度较高,因此大多选择跟踪支架,虽然成本略高,但跟踪支架可以根据太阳光照调节角度,发电效率高,营收情况较好。而分散式光伏发电装置则大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固定支架。随着分散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增多,固定支架的市场需求增速也将相对较快一些。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光伏支架行业投资潜力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产业现状:光伏支架均价下滑,但市场规模止跌回升
2018年至2020年,受到光伏发电并网补贴政策退坡的影响,叠加光伏支架均价下滑,我国光伏支架市场规模逐渐下滑,2020年降至115.5亿元。不过在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发电市场的需求量止跌回升,我国光伏支架的市场规模重回上涨态势。2021年,我国光伏支架的市场规模为17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1.52%。2022年我国光伏支架的市场需求还继续上涨,预计将上涨至190亿元左右。
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相较之下,固定支架的成本相对较低。两种支架系统的组件成本和其他成本是一样的,但是跟踪支架的基础费用、支架成本和土地费用要高于固定支架。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相比多了电控设计、驱动触及、配套组装三项工艺,因此其支架成本和基础的安装费用就相对较高一些,另外,跟踪支架的占地面积较固定支架大一些,因此其土地费用也相对高一些。两种支架的成本差异也导致其售价存在一定的差距,跟踪支架的均价始终高于固定支架。2017年至2021年,两种支架的均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一方面是补贴政策退坡,导致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下滑,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下滑,因此支架的售价也随之下滑。2021年,我国固定支架的均价持续下跌至0.26元/W,而跟踪支架的均价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为0.57元/W,但仍低于2019年均价。
企业对比:光伏支架毛利率下滑,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光伏支架的市场集中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72.9%上涨至2021年的81%,前五的企业市场占比在2021年也上涨至60.1%。前三的企业市场占比虽然在2021年略有下滑,降至42.1%,但仍高于2019年的占比。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光伏支架产业持续优化发展,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光伏支架企业的出货量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江苏国强的出货量为11950MW,在行业内遥遥领先。中信博、鑫润恒信新能源、安泰科能源和意华新能源处于第二梯队,出货量均在5000MW以上。
中信博的跟踪支架和固定支架的营业收入在2017年至2020年均保持稳定增长,但到2021年两种支架的营业收入均出现了较大幅的下跌。2021年固定支架的营业收入为10.75亿元,较上一年度下降了约21%,跟踪支架的营业收入降至11.94亿元,同比下降了约30%。中信博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多晶硅、光伏组件及国际运费价格上涨,导致全球集中式光伏电站安装量延迟所致。而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营业收入在2018年大幅上涨至7.39亿元,但随后在2018年至2020年呈现出小幅度的下滑,但营业收入仍保持在7亿元以上,2021年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营业收入又一次大幅上涨至8.51亿元,同比增长18.9%。清源股份营业收入的大幅上涨主要得益于其在欧洲开发的分散式光伏支架市场取得较好的收益。近两年,由于钢材及铝合金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光伏支架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多,叠加国际运费涨价的影响,中信博和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毛利率的下降趋势明显。2021年中信博的固定支架毛利率将至7.56%,同比下降7.71个百分点;跟踪支架毛利率降至14.65%,同比下降10.73个百分点。同年,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毛利率降至17.75%,较上一年度下降了0.48个百分点,降幅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中信博的光伏支架产销量高于清源股份。但中信博的光伏支架产销量在2020年出现大涨后出现下滑趋势,2021年中信博的光伏支架产量为7274.62MW,同比下滑16.38%;销量为6517.51MW,同比下滑20.83%。而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产销量相对较为稳定,2019年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产销量出现小幅度的下滑后在2020年迅速回归小幅度增长的态势。2021年清源股份的光伏支架产量为2273.98MW,同比增长31.03%;销量为2193.77MW,同比增长23.49%。
发展趋势:光伏发电需求增多,光伏支架需求量与品质要求将同步提高
1、光伏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拉动光伏支架需求增多
低碳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光伏产业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相关光伏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及其技术已经位居全球前列。另外,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随着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其与火力发电相比优势愈发凸显。因此,即使我国光伏发电的并网补贴政策逐渐退坡,光伏发电的需求量也仍将保持增长趋势,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而光伏支架作为光伏发电站的骨骼,在光伏发电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光伏发电站的持续扩容,也必将拉动光伏支架需求量持续增多。
2、光伏电站的场景复杂化,光伏支架的重要性凸显
合适的光伏支架能有效的延长光伏发电站的使用寿命,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开始倡导“光伏+”模式的布局和发展,鼓励光伏发电系统在交通、建筑、农业等多领域布局,还鼓励在荒漠、戈壁、丘陵、山地等复杂环境中建设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场景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对光伏支架的硬度、抗风强度、抗腐蚀性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光伏支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